您好,欢迎登陆河北音像广播中心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音像广播 > 正文

数字化不仅让地方特色农业更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3-04-28 06:48  作者:最新更新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摘要: 「前段時間家裏水龍頭出水少,奉告網格員後,施工人員很快進行了維修。」河北省巨鹿縣馬家營村鄉民郝秀芳說,最近她一遇到難事就向網格員反映,如同對網格員產生了「依靠」。 ...
  「前段時間家裏水龍頭出水少,奉告網格員後,施工人員很快進行了維修。」河北省巨鹿縣馬家營村鄉民郝秀芳說,最近她一遇到難事就向網格員反映,如同對網格員產生了「依靠」。
  
  郝秀芳口中的網格員是和她同村的鄉民張麗,張麗定期就網格內的社會辦理、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狀況進行造訪,聯絡網格內的群眾,及時了解大家訴求,並通過相關手機軟件進行上報。
  
  「全縣劃分了2800多個根底網格,和我從事相同作業的網格員有2800多名。」張麗說。
  
  巨鹿縣大數據開展中心主任劉彥良說,為推動鄉村數字化辦理,2020年5月,當地依托大數據開展中心,創立「巨好辦」歸納辦理渠道,在縣級層面建立調度指揮中心,在縣直部分、城鎮建立二級辦理渠道。在實踐運轉中,城鎮二級辦理渠道對上報信息進行初篩分類,關於無法解決的,提交縣級歸納調度中心,中心依照責任清單,及時移送指定部分受理。
  
  相似的故事近年來在燕趙大地廣泛出現,河北積極在鄉村探究數字使用新場景,利用「數字+」助力鄉村辦理、農業增效、農人增收。
  
  「每天打開小程序,就能看到農作物成長狀況、土壤濕度、棚內溫度等各項數據,通風、施肥、灑水一鍵就能控製。」河北省館陶縣翟莊村黃瓜栽培基地負責人王鑫說,他們前期在專家研判的根底上,規劃了黃瓜成長數據模型,體系會根據黃瓜長勢給出主張。
  
  王鑫說,依托縣裏數字農業指揮調度中心,基地的數字化設施今年年初投入使用,作用立竿見影,現在成長的黃瓜,口感、品比較曾經好,不少批發商已經提早付款購買下一茬的黃瓜。
  
  館陶縣農業鄉村局局長高玉青說,指揮調度中心已經建成52個使用體系,借助這一「農業大腦」,助力當地小麥、黃瓜等農作物產量、質量再上一個臺階。
  
  數字化不只讓地方特色農業更顯成效,還保證大田作物更好成長。定州市明月店鎮侯家窪村鄉民侯軍青說,能否及時灑水對小麥的長勢、產量都有影響,規劃栽培以往最憂慮的便是農忙期間用水受影響。前段時間澆地時,他發現機井不出水,正手足無措,就看到遠處過來的搶修車。
  
  定州市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負責人王躍成說,這樣的狀況並非巧合,公司體系中有一個「農排變在線監測」模塊,可以對涉及農業排灌的變壓器進行實時監測,哪裏數據異常,他們就及時組織搶修,助力農人不誤農時。
  
  日前,河北省安國市藥都大街齊村15.3畝村集體用地在安國市鄉村產權買賣中心掛牌招租,租期5年。掛牌期間多人競價,起拍價每年每畝600元,最終該地以每年每畝750元的價格成交,溢價率25%。
  
  「曾經村裏想出租土地,知悉的人不多,很難溢價。」安國市供銷社理事會主任張景超說,河北省供銷社開發的全省鄉村產權買賣信息化雲渠道改變了這樣的狀況,這個雲渠道除了擴大知悉範圍外,還可以網絡競價、價款結算、買賣鑒證等,實現了集體財物揭露、公平、公正買賣,激發了鄉村要素活力,進一步助力村集體和鄉民增收。